专家:建议用碳排放的双控指标替代能耗的双控指标

添加时间:2021/9/13 0:00:00

自中央定调“双碳”目标以来,“碳中和”的讨论热度愈发增高。为实现这一目标,尚有诸多有待回答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近期表示,今年以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些地方、行业、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采取的行动措施不符合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要求。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也在调研中发现,有地方反映当下压力最大的短期减排指标,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有报道某些地方为完成减排指标拉闸限电。这种情况应该不多,但反映了一种倾向。”

9月7日~9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召开2021年年会。在这个中国环发领域影响最大的中外高层对话合作机制上,碳中和与绿色转型,更是每场论坛必谈的话题。

作为国合会中方首席顾问的刘世锦,往来各主题论坛分享国合会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他告诉南都记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供求秩序。

在他看来,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泛、深刻和长远影响。大量的绿色技术应用,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转型之路也挑战颇多,他形容是一条“刀锋之路”。

刘世锦强调,碳核算和生态核算迄今仍然是一大短板,甚至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当前首先要推动核算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碳账户和绿色责任账户,形成包括碳减排、其他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经济增长等要素在内的各级政府(国家、省、市、区等)、企业和个人的绿色责任账户,确定各个主体的减排责任。

“核算是绿色转型的基础。实际上,不论是行政性办法,还是市场性办法,前提是把账算清楚,有一套科学的算账方法。”他说。此外,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公平问题也需要关注,对于高碳行业和相关地区,下一步的产业置换、人员安排,都要有配套措施。

微信图片_20210427095613.jpg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资料图

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替代能耗的双控指标

南都:国家发改委不久前表示,部分地区、行业“减碳”着力点“跑偏”,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刘世锦:减碳不能“运动式”。近期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不能搞运动式减排。在地方调研时,有些同志反映当下压力最大的短期减排指标,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有报道某些地方为完成减排指标拉闸限电。这种情况应该不多,但反映了一种倾向。

还有一种情况,现阶段推动减排,主要采取的还是由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用行政性手段实施的办法。在相当长时间看起来只能如此。这套办法优点是短期内行动较快,也可能较快取得成效,但问题是指标分配未必合理公平、激励不足、搭便车、实施成本较高、平衡性较差等。

应该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供求秩序。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绿色转型规律和市场规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通常我们讲破旧立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在绿色转型中,应当是“新的不来,旧的不去”,也就是中央强调的“先立后破”,着眼点首先要放到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上,确保产业供给安全前提下平稳转换。

南都:如何提高地方政府推动绿色转型的积极性?

刘世锦:首先涉及到理念问题,同时也要设立正确的目标。有些地方一听说“减碳”,政策上就“一刀切”。近期有争议的一个问题,用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实现“双碳”目标是否合理有效?提出能耗“双控”指标,是为了鼓励节能,提高能效,限制过度用能,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个初衷无疑是对的。但相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有两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一个问题是,节能并不等同于减碳,同样的能源消耗,既可以是高碳的,也可以是低碳甚至零碳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保障必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能源结构,用低碳或零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逐步降低碳的含量。我国目前人均收入刚超过一万美元,到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就是三万多到四万美元左右,人均能耗特别是人均电耗还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能源总量控制不当,制约了应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样不符合发展的初衷。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