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行业“十五”规划

添加时间:2004/5/20 10:45:13


  我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经历了为军工配套、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研制和生产了玻璃纤维和特种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特种玻璃及深加工玻璃、石英玻璃、特种陶瓷、人工晶体、特种密封材料及特种胶凝材料等八大材料四千多种产品,初步形成了生产、设计、科研、教育配套的新型产业。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产品,具有轻质、高 强、耐磨、抗腐、耐高温、抗氧化以及特殊的电、光、声、磁等一系列优异综合性能,是发展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

  一、“九五”计划执行情况和分析

   (一) “九五”计划执行情况
  1.产量
  玻璃纤维:玻璃纤维产量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产量从1995年的16万吨增长到2000年的21.5万吨, 年平均增长6.09%。各年度产量见下表。

       1995年一2000年玻璃纤维产量表      单位:万吨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玻璃纤维产量

16.0

17.2

17.0

16.4

18.0

21.5

   注:表中各年度产量不包括国家明令淘汰的陶土对蚂 工艺生产的玻璃纤维产量。

  玻璃钢/复合材料:玻璃钢/复合材料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产量从“八五”末的21万吨增长到了2000年的48万吨,年平均增长17.98%。各年度产量见下表。

     995—2000玻璃钢/复合材料产量表          单位:万吨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玻璃钢复合材料产量

21

24

29

35

40

48

  石英玻璃:连熔石英玻璃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石英玻璃生产能力的较快发展,平均每年增加20%的产量。2000年,生产用于集成电路及光通信的石英玻璃产品160多吨,用于电光源及加热器的石英玻璃产品3000多吨,用于冶金及建材工业的石英玻璃18500吨。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金刚石年生产能力达到10亿克拉以上, 年产水晶1200吨、 合成云母2000吨。
  特种陶瓷:特种陶瓷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氧化钻研磨介质及制品年生产能力50吨,年产量约为10吨;氮化硅陶瓷混合轴承年生产能力为30万套,年产量约为5万套;氮化硅陶瓷刀具年生产能力为100万片,年产量约为70万片。
  2.品种
  2000年,采用池窑拉丝工艺生产的玻璃纤维产量已达5.2万吨,占玻璃纤维总产量的24.19%。玻璃纤维制品的品种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相继发展了表面毡、针刺毡、连续毡、湿法薄毡、膨体纱及制品、土工布及各种复合毡、网格布等系列制品。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品种已达1万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石油化工、船舶、电子电气、航天、航空等民用与军用领域。人工晶体的种类、生长方法较齐全,到目前为止已掌握了世界上主要光功能晶体的生产方法,合成云母材料也已形成了粉膜、板三大系列,十几个品种。
  3.技术及装备
  引进关键技术及装备建成的泰安泰山复合材料厂年产10000吨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生产稳定正常,实际产量比设计产量提高40%,并在技术及装备上有所创新;应用科技攻关成果,建成了杭州年产7500吨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标志着 我国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技术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并趋于成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玻璃钢/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及装备得到了迅速发展,巳建立起自己的玻璃钢/复合材料生产技术体系, 大大改变了及落后面貌, 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非线性光学人工晶体和合成云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装备还存在一定差距。掺杂石英玻璃技术,在国际上引起同行重视,其产品满足了航天、兵器和核工业等领域的要求。特种陶瓷中某些品种居世界领先水平。  

4.产业结构
  玻璃纤维工业技术结构仍为多种工艺并存,2000年,池窑拉丝工艺生产的玻璃纤维产量为5.2万吨,占玻璃纤维总产量的24.19%,比“八五”末的4%提高了20个百分点,技术结构有明显改善。玻璃复合材料制品生产以手糊工艺为,1998手年手糊成型工艺比例为75%、到2000年手糊成型工艺比例仍为75%左右,与“八五”末比较没有根本的改变(见下表)。石英玻璃的产业结构得到很大调整,通过市场竞争,企业个数大量减少,规模逐渐扩大。 1993年有100多家企业,到2000年已减少到20多家,而产量增加了3-4倍,由干技术及装备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改善。

          玻璃钢/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比较表    单位:%

 年份  工艺

手糊

纤维缠绕

模压

拉挤

其他

1995

80

11

7

1

1

1998

75

13

10

1.5

0.5


  5.产品进出口
  “九五”期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出口增幅较大。2000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总量为8·65万吨,用汇2.74亿美元,出口总量为8.19万吨,出口额1.59亿美元2人工晶体产品出口量占总量的比例较高,非线性光学晶体、人造金刚石、 人造石英晶体、闪烁晶 体等各类晶体出口均占较大份额;石英玻璃中的电光源用石英玻璃,由于产五大、质量好、成本低,出口大幅度提高;玻璃钢产品已有小批量出口。同时,部分人工晶体、石英玻璃、特种陶瓷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二)"九五"计划执行中面临的新情况与问题
  1.建材工业总体发展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传统建材产品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建材工业的发展模式要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建材及 非金属矿深加工成为建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在技术及装备水平、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规模化及集约化生产等方面,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提出了新 的更高的要求。
  2.全球经济一体化提出的新要求
  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整体将成为现实。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要求,一些问题已制约了行业发展,必须尽快加以解决。首先,要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良好的产业化体系是行业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次,行业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3.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我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生产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已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国内研究单位力量相对薄弱,人才不断流失和研究经费不足,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行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九五"发展的基本总结
  1.成绩
  “九五”期间,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总体发展形势较好,主要表现为:
   — 先进的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工艺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泰安建成我国第一条万吨级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并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及生产需要进行了创新;采用国内科技攻关成果在杭州建成了年产7500吨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将我国玻璃纤维工业生产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且改善了产业结构,提高了重点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过去,由于产品价格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达不到要求、品种少等原因制约了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为此,行业内积极开展了提高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及成本。开发新品种、研究应用领域、加强市场开发等工作,使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应用市场逐渐扩大。    

    2.问题
  —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规模结构和技术结构两个方面。
  规模结构:目前,我国玻璃纤维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不到 0.l万吨,企业最大生产规模为年产3.35万吨,生产线最大规模为年产1.6万吨;玻璃钢/复合材料企业平均规模只有几十吨,最大的生产企业规模为年产l.7万吨。上述数据与国际水平比较有很大差距(详见企业生产规模对比表)。
  技术结构:在玻璃纤维生产中,采用先进的池窑拉丝工艺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发达国家为95%),75%的产品仍采用坩埚法生产,此外,还有相当数量国家明令淘汰的陶土坩涡拉丝工艺仍在生产;玻璃钢工业,虽然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和自主开发,提高了产品机械化成型比例,但到目前为止,仍有75%左右的产品采用手糊成型的方法生产。
  —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生产企业及行业整体均缺乏竟争力。一是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技术创新能力差;二是企 业技术与装备落后;三是产品品种少,配套能力差,且缺乏著名品牌;四是大部分企业的体制和机制还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管理水平低;五是科研与生产的脱节,以及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弱,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二、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分析

   (一)规模
  我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中的重点产品玻璃纤维及玻璃钢/复合材料生产企业规模与世界先进国家(以美国为例)比较 见下表:

              玻玻璃纤维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对比表 

项目

单位

中国

美国

总产量

万吨/

21.5

105.0

生产企业数

240

6

最大生产企业规模

万吨/

3.35

60.00

最小生产企业规模

万吨/

0.03

1.0

最大池窑生产能力

万吨/

1.6

6.0


           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对比表

项目

单位

中国

美国

总产量

万吨/

48

175

生产厂家

3000

500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生产总量与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更为突出的是企业的平均规模。我国玻璃纤维企业平均规模为900吨,与美国比相差近两百倍,玻璃钢/复合材料企业平均规模的差距也有数十倍。
   (二) 技术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主要产品的生产水平, 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配套技术水平差距也很大, 如玻璃纤维表面处理技术,
在玻璃纤维产品品种和质量上起关健作用, 国外对这方面技术非常重视,投人大量人力、财力,研究开发出适应不同品种玻璃纤维用的浸润剂、初结剂、制品表面处理剂等。而我国这方面研究水平还很低,企业生产仍采用国外配方,并进口部分浸润剂原料。

          国内外玻璃纤维生产工艺主要技术经济参数对比表

参数

单位

国内坩埚法

国内池窑法

国外池窑法

日熔化能力

/.

0.1--0.4

7--48

20--172

漏板数量

/

1

8--44

20--120

漏板孔数

/

200--400

800--4000

800--6000

能耗

吨标煤/吨纱

3.5

1.5

小于1.0

劳动生产率

/.

2--4

15-45

220

  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生产70%以上仍采用落后的手糊工艺,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详见下表)

        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玻璃钢/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比较表

生产工艺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手糊法

74.5%

18%

18%

20.5%

模压法

10%

40%

44%

52.1%

连续法

-

-

3%

6.2%

缠绕法

13%

3%

6%

6.4%

拉挤法

1.5%

2%

4%

2.0%

喷射法

0.5%

20%

19%

8.7%

其他

0.5%

17%

6%

4.1%

  
  
石英玻璃产品中的集成电路石英扩散管的生产,国内采用二步法,且只能生产直径250毫米以下的产品,而国外采用一步 法,连续拉管生产直径200-300毫米的大口径石英管。由于技术水平差距大,我国集成电路用石英扩散管没有竞争力,大口径石英管完全依赖进口。
  人工晶体产品中的人造金刚石单产和品位都比国外差,如国外用5000吨以上的两面顶压机生产,单产600克拉,高品级金 刚石占50%以上。 我国多用六面顶压机生产,单产10克拉,少量使用两面顶压机生产技术,单产也只有50克拉,产品多为中、低品级金刚石,国内市场所需高品级人造金刚石主要依靠进口。

  三、市场形势分析及主要产品需求预测

   (一)市场形势分析
  1.“十五”期间,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
  总量需求增长较快。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国家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如:建筑、交通、石化、电子电气、化工、能源、环保、船舶、航空、航天等。上述产业均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很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上述行业的发展将带动高性能结构材料、光电子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同时,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由于具有轻质、高强、耐磨、耐高温及光、电等方面的优越性能,不仅可用于许多独特的领域,  而且具有在广泛的应用领域里替代传统材料的潜能,应用范围必将不断扩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生产已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品种也得到长足发展,客观上具备了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加上多年来在产品应用及市场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已逐渐被认识和接受,应用市场已趋成熟。
  2.需求主要呈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对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日益增长的需要;二是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需求日益增加。

    3.需求分布呈以下特点:一是集中于特殊用途的领域,如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舰船、军工、石化、建筑、环保、新能源、高科技等; 二是首先应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同时在中西部开发中逐步推广。
    (二)主要产品需求预测
  对几种主要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2005年需求量预测结果如下:
  玻璃纤维:38万吨
  玻璃钢/复合材料:60万吨
  石英玻璃(产值):5.32亿元
  人工晶体(产值):86亿元
  特种陶瓷(产值):150亿元
   (三)国外对中国市场的移速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中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建材生产大国及消费大国,特别是作为发展中国家,除巳开发的市场以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待开发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或是以技术、设备及资金换市场,或是直接在中国生产销售产品,一直在寻求最大限度地涉足中国市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将面临国外大集团更为有力的挑战,同时将承受国内市场国际化带来的压力。应该看到,关税的全面降低确实提高了进口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但同时国内企业亦可借此降低引进技术、设备的成本。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玻璃纤维纱的关税特别是玻璃纤维毡的税率将有较大幅度下降,会给国内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但据对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出口价格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进口产品平均价格高于出口产品平均价格,因此,关税降低后,我国产品比国外产品在价格上仍然占有一定优势。近年来,我国的地窑拉丝技术水平提高较快,产品品种增加,质量提高,出口增幅较大,几个先进大厂产品出口均在50%以上,其产品一方面被国内用户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还可利用人世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人才的引进,寻求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其他产品,如电光源用石英玻璃,进口价格为出口价格的4倍以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形势不会受太大影响,出口形势继续看好。

   四、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规模经济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促进新产品开发;坚持集团化发展战略,鼓励优势技术、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发展,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快产业化进程,以发展特种玻璃、特种陶瓷、人工晶体、特种密封材料,构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建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注重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目标
  到2005年,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要达到以下目标。
   1.年产量目标
  玻璃纤维:38万吨
  玻璃钢/复合材料币0万吨
  石英玻璃(产值):5亿元
  人工晶体(产值):85亿元
  特种陶瓷(产值):150亿元
   2.结构调整目标
   玻璃纤维生产中地窑拉丝工艺比例占60%。
   玻璃钢机械化成型比例占40%。
   石英玻璃的生产要大力发展连熔工艺技术,其中电光源用低羟基石英玻璃比例占50%以上。
   3.技术及装备水平目标
  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或21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玻璃钢/重合材料工业整体技术接近或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4.出口目标
  全行业出口创汇总额2.5亿美元。
  5.环保目标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企业生产排放达标。
       
  五、发展重点

  从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出发,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确定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的发展重点。
  (一)建立较为合理的玻璃纤维产业体系
  玻璃纤维工业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近年来,确定了以池窑拉丝工艺为主的工艺路线,行业发展显示 出强劲势头。“十五”期间,正确、有效引导行业发展,建立较为合理的玻璃纤维产业体系是一项重要任务。
   1.玻璃纤维产业体系建立的原则:
  (1)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骨干,构造产业体系的框架,把行业的发展与重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体系的建立要充分结合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分布,实现最佳效益。
  (3)坚持技术高起点,瞄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4)坚持发展和改造相结合,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
   2.在上述原则条件下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切实抓好生产力合理布局
  根据玻璃纤维工业资源分布及市场分布情况,结合其产业特点,确定玻璃纤维工业布局应采用全国范围内的相对分散布局及一定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布局相结合的模式, 即在全国不同区域内有重点地发展生产力中心。生产力中心的确定应与重点企业、集团的发展相结合,并按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发展西部生产力中心。“十五”期间,要形成3—5个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综合实力、主业突出并具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2)切实抓好行业发展的技术保障工作
  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大力开发大型地窖拉丝生产线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制品加工技术和设备。“十五”期间,应采用引进、国内攻关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技术研究工作力度,强调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大型池窑拉丝技术及装备国产化水平。同时,要特别注重玻璃纤维制品生产、加工技术的开发以及设备的更新和升级。
  (3)根据市场需求明确制品发展方向。以高质量和多品种为基本发展方向,发展一批高、新、特、专玻璃纤维制品加工和特种纤维制品生产企业,形成合理分布的制品加工基地.重点开发各种玻璃纤维电子基布、过滤材料、耐热材料、土工材料、网布、墙体布、玻璃纤维结构材料等新产品及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种玻璃纤维及纤维织物。
   (二)以玻璃钢/复合材料产品为主的市场开拓工程
  玻璃钢/复合材料的独特性能决定了其产品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发达国家,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巳大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我国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的应用,在许多领域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健。“十五“期期,应重点抓好开拓市场工作,以此D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市场开拓工作从两个方面着手。
   1.从产品自身着手,解决产品占有市场能力的问题
   玻璃钢/复合材料产品还存在着成本高、品种少、质量不够稳定等问题,影响了它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材料用量、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及研究开发新的廉价优质原料等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二,加强新产品开发,特别是充分发挥玻璃钢/复合材料产品的独特性能,为扩大应用领域创造条件。
  第三,加强产品制备工艺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为提高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奠定技术基础。
  第四,加快产业化和产品规模化生产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2.开拓应用市场
  玻璃钢/复合材料产品市场的开发,要坚持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原则。
   第一,做好重点应用领域和前瞻性研究开发工作。重点应用领域为建筑、环保、能源、石油化工、交通等,重点应用区域为全国重点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要在重点应用领域和重点应用区域取得突破,实现高速发展。
   第二,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产品(如输水工程管道、汽车零部件等),实施开拓市场重点突破工作。
   第三,稳定和加强军工用玻璃钢/复合材料产品市场。
   第四,将成熟的产品纳人设计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安装工艺规程,逐步实现其产品应用的规范化、法制化。
   (三)配合国防需要,发展和开发五点产品
   “十五”期间,要加快开发人工晶体、石英玻璃、特种陶瓷等国防、军工需要的重点产品。
   l.持续发展具有优势的技术,保持部分产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扩大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提高其内涵水 平和运行质量。
   2.结合国防的需求,进一步研究开发军民两用技术,既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又能开发民用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3.发展技术成熟、有市场需求、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高新技术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建 设一批新兴产业群,形成建材工业新的增长点,创建效益中心及出口创汇中心。
   (四)加强高、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21世纪,材料领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新型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将会给未来的世界带来重大变革。“十五”期间,应充分重视新材料的研究门开发,加大开发力度和投人,争取在新材料开发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六、政策与措施

   (一)依靠技术进步促进行业发展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特别是技术创新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为确保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必须强化先进技术的应用及创新。
  玻璃纤维工业要坚持推广和鼓励使用先进的池窑拉丝工艺,压缩落后的坩埚法工艺生产能力, 坚决淘汰陶土坩埚拉丝工艺。 确定攻关项目,进一步加强玻璃纤维重点设备制造、大型池窑拉丝技术的研究及浸润剂配方的试验开发,并掌握成套技术,提高装备和耐火材料的国产化率。加强制品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提高玻璃纤维制品质量,并不断开发新产品。
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要通过支持重点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和对引进的先进工艺装备的研究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提高机械化成型工艺的比例。
  建立国家实验室,集中研究国防军工需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制备技术及装备,确保国防需要。同 时注重高、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为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研开发体系,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建立研发中心,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的研发,使大型企业逐步成为应用技术研发主体。同时,用现代化的科研体制和科研手段,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目标的实现。
   (二)支持引导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
  按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提高其自我积累和再发展能力,推动其发展。同时,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并购等多种方式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争取在“十五“期间形成3-5个玻璃纤维大型企业集团,5个玻璃钢/复合材料大型或专业化生产基地,并以此作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的骨干力量,构建起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的整体框架。
  集团的培育要结合自身基础及发展条件,满足全国总体布局规划的要求,并力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同时,要注意支持一批生产特种功能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更为合理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体系。
   (三)重视和认真抓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应用市场的综合开发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的应用推广是多年来一直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之一。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一批在此基础上,“十五“期间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开发,力争产品应用市场的开拓有突破性进展。
  根据市场需求,完善产品的设计、生产及新产品开发工作, 使产品适应、满足市场要求。与重点使用部门(如石油化工、交 通、建筑等)联合开发市场,将生产与应用直接挂钩,并由联合开发体将产品的应用领域固定下来。将产品应用相关设计规范的修改及制定新标准、新规定结合起来,以法规、规范、标准的形式规范产品的应用。 扶持建立产品大型综合销售市场,全面、系统地介绍、推广产品,力争实现产品的系列化配套供应,从而扩大产品应用范围。加大宣传力度,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选择重点产品,组织各种宣传活动推广产品等等。同时,注意积极地、适时地引导消费市场,将适应市场与开拓、引导市场结合起来,达到综合开发市场的目的。
  生产企业要加强营销工作,强化及完善营销体系。体制、机制、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满足推销产品的需要,要将企业产品的营销工作,上升到建设产品市场的高度。科研、设计及其他经贸、咨询机构,也要将产品推广应用贯穿于工作之中。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管理,协调解决好产品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行业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完成开拓市场任务,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适应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工业发展需要,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全
  “十五”期间,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作为建材工业新的发展热点,发展任务艰巨。分析行业发展条件,资金不足仍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除吸引外资、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外,积极向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如利用股票市场募集资金);通过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体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企业发展,更广泛地募集社会资金。积极联合其他行业、产业的优势企业,以本行业的技术、人才优势与对方的资金优势结合起来,达到筹集发展资金的目的。
  另一方面,从降低建设成本人手,通过加强工程技术的研究,制定低投资、国产化建设方案,降低建设成本。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实施低成本扩张,节约发展资金。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监管、审查,避免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浪费,以缓解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 
   (五)做好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工作,促进行业可持线发展
  从环境保护要求和行业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看,从行业对资源的依赖度和资源保有情况分析,未来环境和资源将对行业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要研究对保护环境有利的环保型技术,积极开发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新的环保型产品配方,从消除环境污染源角度实现环境保护,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加强优化现有“三废”处理措施,并努力寻求玻璃钢、玻璃纤维等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 
   (六)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人,政府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工作重点不再是项目管理,而是指导行业的发展方向、合理性的生 产力布局及行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等。在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项目审批的前提下,有效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清理整顿市场,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是宏观管理的新课题。要研究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调控手段和方法,加强宏观调控,有效引导行业健康、快速发展。